首页>>新闻频道>>华人新闻

华媒:“伦港通”来了 “中文热”还远吗?
浏览次数:562 次发布时间:2015/11/2 21:29:28来源:中国出国劳务信息网
摘要:据法国《欧洲时报》报道,“伦港通”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取得的成果之一,体现了中英金融合作“加码”的趋势,备受金融界人士关注。与此同时,“沪港通”、“伦港通”提出后,来自香港、英国的金融企业也在加大向中国猎头寻求中文流利的从业者,“或中文流利,或在中国或英语国家工作至少三年”成为基本门槛。

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法国《欧洲时报》报道,“伦港通”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取得的成果之一,体现了中英金融合作“加码”的趋势,备受金融界人士关注。

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中国金融业对“伦港通”所蕴含的市场内涵虽尚在探讨阶段,但行业中的“行动派”已经按捺不住。他们注意到,为应对“伦港通”,从业人员首先要过语言关。

于是,在中国金融论坛上,有网友发帖称,是时候“回炉”背背专业英语单词了;有网民则表示,准备去考国际金融认证考试:CFA(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,注册金融分析师)、FRM(Financial Risk Manager,金融风险管理师),虽然全英文考试比较难考,但作为未来行业竞争的筹码,也值得一拼。

对此,中国某知名猎头负责人刘先生对笔者表示,中国金融行业进一步国际化之后,要跨入国际金融行业的大门,作为非技术性壁垒,英语语言能力既是一道高门槛,也是一项基本要求。他举例说:“如在摩根斯坦利(Morgan Stanley),对于基层员工的要求是,读、写英文研究报告是入行的基本条件。”而业内人士称,对于中国本土员工而言,初入“大行”写英文研报,好比写论文,通常至少每周一篇的工作量,已令不少员工倍感焦虑。

事实上,这种焦虑不仅来自国际金融企业,也来自中国本土机构。为迎合国际视野,如国泰君安等中国券商,对基层员工也提出英文读写研报的要求。业内人士透露,不少员工暗地里对企业的这种要求表示不解,认为在中国用英文写研报,“有些矫情”。但随着“沪港通”、“伦港通”等计划的相继推出,从业者也已认识到其必要性。

与此同时,“沪港通”、“伦港通”提出后,来自香港、英国的金融企业也在加大向中国猎头寻求中文流利的从业者,“或中文流利,或在中国或英语国家工作至少三年”成为基本门槛。

笔者认为,当前,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,为双方的中介机构及投资者买卖金融产品提供了一个方便、快捷、稳定的渠道。不仅如此,该机制还将为中英文的语言学习加温。一方面中国学生留学英美国家学习金融行业的人数,势必有增无减;另一方面,为掌握中文这门第二语言,以期在未来金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,国际金融行业人士的“中文热”也可能因“伦港通”逐渐掀起潮流。(欧京雨)

(责编:海闻)

名企推荐
华人新闻 政策法规 出国指南 海外生活 异国风情 劳务资讯 签证动态 移民留学

金牌企业

我也要出现在这里

关于我们| 法律声明| 隐私声明| 服务条款| 广告服务| 出国联盟| 帮助中心| 联系我们|

2016-2017年最新出国劳务信息 加拿大厨师工人、 澳大利亚技术工人、德国厨师、 英国劳务信息、 韩国教师、 日本工人、 新加坡厨师服务员、马来西亚电焊、 西班牙厨师建筑、 苏丹迪拜厨师、 各国签证、 以色列建筑工人、 卡塔尔工人、 意大利劳务、 荷兰电子工人、 新加坡中文教师 正规劳务信息 2016年最新出国劳务信息

本网站所有内容的真实性、可信性、合法性请自主判断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

业务QQ:314856562邮箱:zhongguolaowu@163.com电话:0538-2578987 微信公众服务号:weixinwo5

Copyright @ 2007-2019 laowu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出国劳务信息网 鲁ICP备19015315号-1 版权所有  未经laowuxx.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任何信息和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