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新闻频道>>华人新闻

华侨大学建校55周年 首届师生忆往昔
浏览次数:437 次发布时间:2015/11/2 21:29:23来源:中国出国劳务信息网
摘要:在华侨大学建校55周年纪念日里,这所著名侨校迎来梁德标和他的班主任康玉琛这对古稀师生。当年康玉琛响应国家建设特色侨校的号召,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,赶赴华大,这一教就教了几十年。

中新社泉州11月1日电 题:华侨大学建校55周年 首届师生忆往昔

作者 廖静

“我当时进校读书时,只有一个系”,华侨大学第一届学生、“60级校友”(1960年入学)、香港镜报副总编辑梁德标,面对日新月异的校园感慨道,学校变化太大了。

在华侨大学建校55周年纪念日里,这所著名侨校迎来梁德标和他的班主任康玉琛这对古稀师生。

梁德标说,当年来学校就读时,只有中国语言文学系,一个班,总共80余人。“1960年,学校还只有雏形,我们只能暂时借读在别的地方,第二年去了现在的华文学院就读。”

1962年,梁德标等来到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就读。他依稀记得,当年只有一幢教学楼,几栋宿舍楼,“规模估计只有现在小学的水平。”如今漫步校园,他看到了当时亲手种下的树,“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经成为苍天大树了。”

学校毕业后,他被分到了一家广州的报社,随后又定居香港,从事记者、编辑工作50多年。梁德标坦言,毕业这么多年,这是第二次返回母校。如今华侨大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,他都觉得“超乎想象”。

当年康玉琛响应国家建设特色侨校的号召,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,赶赴华大,这一教就教了几十年。祖籍山东青岛的他,从此带着子孙后代定居在了福建泉州。他说,如今他已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“华大人”。

“我见证了华大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。”他说,当年初来时“本以为华侨大学应该是富丽堂皇,一到地点,都是荒山,房子还透风漏雨。”康玉琛不仅是华大的第一届老师,还是首位班主任。

康玉琛说,“我是首位班主任,也是第一位随后一直留在华大的老师,是学校变化的见证者。”法律专业毕业的他,从开始教公共法律知识课开始,直到华侨大学有了法律系。

如今,梁德标见到老师,还记得他当年教书的内容。他们感慨,一个是一辈子留在了华大,另一个则始于华大。“有点激动,很高兴看到她(华大)慢慢‘成长’。”康老师与梁德标看到年轻的校友从学校走出,表示对华大的未来充满期许。

55年来,华大从第一届的84个学生,到今天泉州、厦门两个校区在校学生三万余人。至今,学校共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17多万人,其中境外学生占了5万多人,他们正为所在国和港澳台地区的繁荣、为促进中外友好及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。(完)

(责编:海闻)

名企推荐
华人新闻 政策法规 出国指南 海外生活 异国风情 劳务资讯 签证动态 移民留学

金牌企业

我也要出现在这里

关于我们| 法律声明| 隐私声明| 服务条款| 广告服务| 出国联盟| 帮助中心| 联系我们|

2016-2017年最新出国劳务信息 加拿大厨师工人、 澳大利亚技术工人、德国厨师、 英国劳务信息、 韩国教师、 日本工人、 新加坡厨师服务员、马来西亚电焊、 西班牙厨师建筑、 苏丹迪拜厨师、 各国签证、 以色列建筑工人、 卡塔尔工人、 意大利劳务、 荷兰电子工人、 新加坡中文教师 正规劳务信息 2016年最新出国劳务信息

本网站所有内容的真实性、可信性、合法性请自主判断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

业务QQ:314856562邮箱:zhongguolaowu@163.com电话:0538-2578987 微信公众服务号:weixinwo5

Copyright @ 2007-2019 laowu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出国劳务信息网 鲁ICP备19015315号-1 版权所有  未经laowuxx.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任何信息和文章。